儿童腺样体肥大的产生积液时,应些到医院检查到底是什么引起的,因为孩子的腺样体逐渐增长,也会导致鼻阻塞加重,阻碍鼻腔引流,鼻炎、鼻窦炎等,这些炎症的反复刺激,引起咽鼓管堵塞导致中耳内产生积液,腺样体肥大导致的耳朵有积液怎么治疗呢?
一、保守治疗:
1、抗生素:在急性期内,可短期内使用敏感抗生素。
2、邦耳适中耳负压治疗仪:促使咽鼓管通畅,达到通畅和引流的目的。但应用此方法时须注意鼻腔不能有鼻涕,不然容易将鼻涕吹入鼓室,引起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二、手术治疗
1、鼓膜穿刺抽液:可有效清除中耳积液,改善中耳通气。必要时可重复穿刺,或抽液后注入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2、鼓膜切开术:适用于分泌的液体较黏稠,鼓膜穿刺不能吸尽者。不合作的小儿可于全麻下进行,鼓膜切开术后使用帮耳适,需等耳膜完全长好后在使用;
3、鼓室置管术:适用于病情迁延不愈,或反复发作,头部放疗后,咽鼓管功能短期内难以恢复正常者,目的是改善通气引流,促使咽鼓管恢复功能。置管期间需要积极使用帮耳适,锻炼咽鼓管功能,以防掉管之后再次复发。
当孩子在睡眠时,出现多梦易惊醒、鼻塞、打鼾、张口呼吸、呼吸音粗重、睡觉辗转反侧、喜欢趴着睡或侧睡,不能仰睡,吃饭缓慢、注意力不集中和性情暴躁等症状时,这个时候身为家长的我们就一定要引起注意。
因儿童腺样体肥大导致的咽鼓管堵塞,分泌性中耳炎是可以采用保守治疗的,由于手术治疗对儿童的危害比较大,如果在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建议手术治疗,腺样体切除后,儿童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切除后,儿童腺样体肥大之前引起的问问会慢慢恢复,另一种是,在腺样体切除后,儿童依然有这些情况,但是比之前好一些,在这种情况下,儿童可采用物理疗法治疗腺样体肥大引起的咽鼓管堵塞和分泌性中耳炎等症状。
孩子腺样体肥大时,家长首先应加强患儿平时的防护,注意鼻部保暖,预防感冒。同时要注意饮食,多吃蔬菜和水果,适当节制海鱼、虾等易过敏食物摄入。增强体质,做到未病先防。对腺样体肥大不能轻视,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特别注意小孩感冒等情况。尤其是小孩在2至10岁期间,应提早预防,如尽量避免小孩长期感冒,流鼻涕、鼻塞、咳嗽、搓鼻子、揉眼睛、打喷嚏等症状,如果还伴有听力不好、明显打鼾等症状,则应去医院诊断治疗。孩子在服用中药期间中忌油炸,生冷之品,要忌膨化食物。